合肥“新农人”擦亮农业“徽字号”

本文转自:安徽商报
在合肥的田间地头, 一个个忙碌的“新农人”, 正用汗水和智慧, 播种着乡村振兴梦 。 近年来, 合肥着力提升优质农产品供给能力和市场竞争力, 催生新业态、发展新模式、拓展新领域, 提高“徽字号”品牌竞争力, 助推乡村经济发展 。
合肥“新农人”擦亮农业“徽字号”
另辟蹊径
活体“盆菜”成新贵
沿合肥市杨岗路往西南方向驶去, 一整排透明蔬菜大棚跃然眼前, 这里是安徽规模最大的有机盆菜生产基地——刘一盆蔬果种植基地 。 行至大棚外围沟渠旁, 废水经由排水口从棚内排放至此, 渠内金鱼成队游弋, 成了刘一盆蔬菜无化肥、无农残的最好证明 。 近两年, 凭借着“安全、新鲜、原味的绿色健康蔬菜”招牌, 刘一盆已然成为合肥市酒店、餐饮品牌的“座上宾” 。
一粒种子, 从生根发芽到成长为富含营养价值的蔬菜 。 这其中, 土壤、水分、光照、温度、湿度, 每一项都不可或缺 。 土壤是蔬菜生长的温床, 而刘一盆创始人、安徽芸林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勇却打破这一固式, 直接采用无土基质栽培 。 采访人员了解到, 当地土壤经过常年、反复种植, 满足村民自家食用尚可, 在大规模种植面前就显得“心有余而力不足” 。 面对此种情况, 多数人解题思路在于如何改善本地土壤, 使其更加适合种植, 而刘一盆一招“李代桃僵”直截了当解决问题 。
无土基质, 看起来和普通土壤并无不同, 其中却“暗藏玄机” 。 刘勇介绍, “基质经过椰糠、草炭土等进行混合, 科学配比成刘一盆的“独家配方” 。 有了充足的营养, 就要考虑如何让营养均衡供给给盆内蔬菜——“种子线”是刘一盆的另一“玄机” 。
【合肥“新农人”擦亮农业“徽字号”】“看这边刚刚发芽的蔬菜幼苗, 是不是非常整齐?”沿着刘勇手指的方向, 采访人员看到, 蔬菜在盆内的行距和列距都是一样的, 将基质轻轻拨开, 一整条种子线跃然眼前 。 和传统播种相比, 通过种子编织机将蔬菜种子定量定距编织进种子线内, 再将种子线埋入基质, 更为高效节约 。 种子数量、间距的相同, 就保证了每一株蔬菜可以均衡吸收基质所含的营养, 此外, 盆菜这种“网格化”的栽培方式避免了传统菜地杂草丛生、病虫害蔓延等问题 。

    推荐阅读